第一周 古琴艺术第一周 古琴艺术 测验1、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号太空船,用以探索寻找地球以外的智慧生物。其上携带了一张喷金的唱片,录有27段世界各地的代表性音乐,其中即有我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弹奏的琴曲《( )》。
A、流水
B、高山流水
C、胡笳十八拍
D、梅花三弄
E、碣石调•幽兰
F、广陵散
2、琴曲《梅花三弄》是唐代琴家颜师古由( )改编而来。
A、笛曲
B、二胡曲
C、琵琶曲
D、唢呐曲
E、古筝曲
F、阮曲
3、《梅花三弄》之“三弄”意为梅花主题被( )三次。
A、演奏
B、抚弄
C、玩耍
D、演唱
E、弄堂
F、摆弄
4、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 )艺术位列其中。
A、古琴
B、古筝
C、昆曲
D、变脸
E、阮
F、剪纸
5、1425年成书的《( )》,由明朝宁王朱权主持编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琴谱集。
A、神奇秘谱
B、琴赋
C、声无哀乐论
D、斫桐集
E、乐府
F、玉鹤轩琴学摘要
6、王露(1879-1921)是我国近代古琴( )派的代表人物,曾供职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A、诸城
B、泉城
C、聊城
D、西城
E、东城
F、桐城
7、唐代琴家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发明“( )”,简化了前者的繁复。
A、减字谱
B、工尺谱
C、燕乐半字谱
D、简谱
E、线谱
F、纽姆谱
8、“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中的“鼓”字是“( )”之意。
A、演奏
B、击鼓
C、打击
D、舞动
E、鼓动
F、鼓乐器
9、琴曲《碣石调•幽兰》采用( )记写,为现存最早的琴谱。
A、文字谱
B、减字谱
C、工尺谱
D、简谱
E、线谱
F、燕乐半字谱
10、
![]()
此乐谱中,位于音符上方的小圆圈为( )符号。
A、泛音
B、徽点
C、徽位
D、散音
E、按音
F、休止符
11、《让我在雪地里撒点儿野》是崔健创作的一首歌曲,其前奏部分使用了中国传统乐器( )。
A、古筝
B、古琴
C、琵琶
D、竹笛
E、二胡
F、箫
12、以下哪几首是古琴曲:
A、《玫瑰三愿》
B、《酒狂》
C、《胡笳十八拍》
D、《潇湘水云》
E、《神奇秘谱》
F、《渔舟唱晚》
13、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古筝的形体比古琴大。
B、古筝的琴弦数量比古琴多。
C、古筝的音量比古琴大。
D、古琴的历史比古筝长。
E、古筝的传统曲目与古琴一样采用文字谱、减字谱记写。
F、古筝的演奏方式与古琴一样,不需要佩戴义甲。
G、古琴与古筝一样在琴面上设有琴码,以调节音高。
14、以下哪些是演奏古琴的图片:( )。
A、
![]()
B、
![]()
C、
![]()
D、
![]()
E、
![]()
F、
![]()
15、以下哪些不是演奏古琴的图片:( )。
A、
![]()
B、
![]()
C、
![]()
D、
![]()
E、
![]()
F、
![]()
16、“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为音乐促进了马匹的咀嚼速度。
17、“声微而志远”一语出自《碣石调·幽兰》谱序。
18、“减字谱”是一种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标写节奏的古琴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
19、孔子好琴,曾随师襄习《武王操》。
20、古琴各部位的名称体现出中国人“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21、唐朝乐队创作过一首歌曲《酒狂》,前奏部分用到了古琴演奏的琴曲《酒狂》。
22、古琴琴面之上有用于琴弦音位标志的( )个徽点。
23、琴,又称古琴,计有( )根琴弦。
第二周 昆曲艺术第二周 昆曲艺术 测验1、戏曲音乐主要由唱腔和( )构成。
A、器乐
B、舞蹈
C、武打
D、合唱
E、伴唱
F、打击乐
2、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称“( )”。
A、水磨调
B、水石调
C、水麿调
D、石磨调
E、石器调
F、宫商调
3、1955年,新编历史剧《( )》“救活了”昆剧,各地纷纷成立昆剧团。
A、十五贯
B、李二嫂改嫁
C、霸王别姬
D、梁山伯与祝英台
E、赵氏孤儿
F、二进宫
4、明代,在戏曲发展中形成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影响较大,被称为“( )”。
A、四大声腔
B、四大名著
C、四大声乐
D、四大笙歌
E、四大名状
F、四大天王
5、戏曲中乐器演奏的部分有“文场”、“( )”之分。
A、武场
B、舞场
C、歌舞
D、清场
E、龙套
F、过门
6、清代后期,( )蓬勃发展,而昆曲却由于剧本的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艺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
A、地方戏曲
B、世俗音乐
C、西洋音乐
D、文人音乐
E、宫廷雅乐
F、宫廷燕乐
7、在戏曲音乐中,曲牌是指一段相对固定的( )。
A、旋律
B、伴奏
C、表演
D、内容
E、舞蹈
F、武打
8、传奇作家梁辰鱼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 )》,推动了昆腔的传播。
A、浣纱记
B、还魂记
C、西厢记
D、西游记
E、浣溪沙
F、石头记
9、汤显祖所著《紫钗记》、《( )》、《南柯记》、《邯郸记》四剧合称“临川四梦”。
A、还魂记
B、牡丹亭
C、浣纱记
D、桃花扇
E、长生殿
F、拜月亭
10、以下哪几位是《牡丹亭》剧中人物:
A、柳梦梅
B、杜丽娘
C、春香
D、杜十娘
E、红娘
F、柳下惠
11、简单地说,( )等所指皆为相同之意。
A、昆山腔
B、昆曲
C、昆剧
D、昆仑
E、昆腔
F、昆虫
12、王安国在《戏曲考原》中如是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13、昆曲剧本文学性强,音乐与表演艺术传统丰富。
14、京剧伴奏的乐器常用笛、管(箫)、笙、琵琶、鼓板及锣等。
15、汤显祖在《西厢记》题记里如是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6、从明嘉靖时期至明末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高潮期,其中尤以万历年间为最盛。
17、唱腔是戏曲中的歌唱部分,占主要地位。
18、2001年5月18日,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19、昆腔既是一种戏曲声腔,又是一种剧种。
20、数百年来,昆腔对许多地方剧种产生了广泛深厚的影响。有的和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京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永(嘉)昆、宁(波)昆等,形成昆山腔声腔系统。
21、明嘉靖年间是()世纪20至60年代。
22、明万历年间是()世纪70至17世纪20年代。
23、昆剧作为剧种名称,大约在()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50年代以后被广泛采用。
第三周 学堂乐歌第三周 学堂乐歌 测验1、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 )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
A、唱歌
B、音乐
C、美术
D、艺术
E、合唱
F、乐歌
2、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主要从事( )工作。
A、教育
B、编剧
C、话剧
D、绘画
E、歌曲创作
F、导演
3、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 )发展的开端。
A、新音乐
B、传统音乐
C、民间音乐
D、说唱音乐
E、戏曲音乐
4、1906年,李叔同在东京独立编辑出版了刊物《( )》,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音乐刊物。
A、音乐小杂志
B、人民音乐
C、音乐大观
D、新音乐杂志
E、中国音乐
F、音乐创作
5、学堂乐歌主要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里所开设的乐歌课及课中所教唱的( )。
A、歌曲
B、流行歌曲
C、时令小曲
D、民间歌曲
E、戏曲
F、艺术歌曲
6、1906年,李叔同与同学曾孝谷等留日学生在日本成立了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话剧团体——( )。
A、春柳社
B、杨柳社
C、大同乐会
D、德音琴社
E、今虞琴社
F、西泠印社
7、《送别》采用的是( )(ABA)的结构形式,每段有两个乐句,且每段结句相同。
A、再现三段体
B、再现二段体
C、奏鸣曲式
D、回旋曲式
E、并列三段体
F、复三部曲式
8、《送别》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采用了( )的方式进行创作。
A、选曲填词
B、根据歌词创作旋律
C、自创旋律
D、自创旋律与歌词
E、先写歌词,后请外国作曲家创作旋律
9、《送别》的曲作者是( )。
A、约翰·奥德威
B、阿龙·阿甫夏洛穆夫
C、李叔同
D、弘一法师
E、犬童信藏
F、华丽丝
10、沈心工的学堂乐歌代表作有:
A、《体操-兵操》
B、《竹马》
C、《黄河》
D、《大江东去》
E、《卖布谣》
11、学堂乐歌的旋律来源:
A、采用欧美各国音乐曲调
B、中国音乐家自创曲调
C、采用中国歌调
D、采用日本歌调
E、采用俄罗斯歌调
F、采用苏联歌调
12、1913年,李叔同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培养的许多学生成为日后中国近代艺术教育与创作的栋梁之才,如:
A、潘天寿
B、刘质平
C、丰子恺
D、黄自
E、陈田鹤
F、丁善德
13、学堂乐歌的内容主要有:
A、表达“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要求
B、宣传西方近代文明
C、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D、反映学生生活及思想情感
14、李叔同的学堂乐歌代表作有:
A、《送别》
B、《春游》
C、《中国男儿》
D、《铁匠》
E、《教我如何不想他》
F、《黄河颂》
15、李叔同在《新音乐杂志》序言中认为:“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
16、在李叔同等人的呼吁下,简谱、五线谱等西方音乐知识逐步被引入,西方音乐文化开始在中国得到普及。
17、1914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采用裸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开中国裸体美术教学之先河。
18、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将《送别》用作主题歌,使之再度流行于中国大陆。
19、视频课中,同学们一起唱的《送别》其钢琴伴奏亦是由李叔同所作。
20、著名的学堂乐歌作者、早期的音乐教育家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
21、《音乐导聆》书籍75页的谱例显示,这段音乐是由( )声部构成。
22、《音乐导聆》书籍75页的谱例中,第一个乐句是由( )小节组成的。
第四周 艺术歌曲第四周 艺术歌曲 测验1、“艺术歌曲”通常指一种高雅的室内声乐形式,常采用名家诗词,突出( )伴奏的作用,强调词曲的结合及对诗歌内涵的表达。
A、钢琴
B、弦乐四重奏
C、室内乐
D、小乐队
E、羽管键琴
F、琉特琴
2、艺术歌曲《大江东去》采用了北宋苏轼的( )为词。
A、《念奴娇·赤壁怀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D、《蝶恋花·密州上元》
E、《永遇乐·长忆别时》
F、《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被称为( )的“四大弟子”。
A、黄自
B、萧友梅
C、赵元任
D、青主
E、谭小麟
F、任光
4、( )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也是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先驱,艺术歌曲《问》、《南飞之燕语》是其代表作。
A、萧友梅
B、赵元任
C、黄自
D、青主
E、李叔同
F、沈心工
5、( )的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采用了北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为词。
A、青主
B、黄自
C、赵元任
D、萧友梅
E、陈田鹤
F、刘雪庵
6、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在结构上可以分为( )段,采用了通谱体的方式,音乐材料没有反复,由头演唱至尾。
A、两
B、单
C、三
D、四
E、ABA
F、快慢快
7、《音乐导聆》书籍92、93页两段乐谱的实际音响,与视频课中听到的相同名称的音乐有何不同?
A、增加了小提琴声部
B、没有不同
C、增加了钢琴声部
D、删减了小提琴声部
E、增加了歌声声部
F、增加了提琴声部
8、弗朗兹·舒伯特(1797~1828)是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素有“( )”之称。
A、歌曲之王
B、艺术歌曲之王
C、弦乐四重奏之父
D、交响曲之父
E、圆舞曲之父
F、圆舞曲之王
9、赵元任是中国近现代语言学的先驱,也曾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如:
A、《教我如何不想他》
B、《也是微云》
C、《小二黑结婚》
D、《大江东去》
E、《白毛女》
F、《卖布谣》
10、舒伯特作有两部声乐套曲,分别是( )和( ),均采用了诗人威廉·缪勒的长诗而作。
A、《美丽的磨坊女》
B、《冬之旅》
C、《天鹅之歌》
D、《菩提树》
E、《野玫瑰》
F、《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11、黄自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创作有:
A、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B、艺术歌曲《花非花》
C、合唱《旗正飘飘》
D、清唱剧《长恨歌》
E、管弦乐序曲《怀旧》
F、合唱《抗敌歌》
12、1920年回国后,萧友梅在北京大学开始教授音乐课,先后创立了我国早期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如:
A、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B、上海国立音乐院
C、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乐歌体育专修科
D、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
E、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
F、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
13、
![]()
这是位于上海音乐学院内的黄自塑像。他曾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 )。
A、教师
B、学生
C、教务主任
D、校长
E、创始人
F、院长
14、1929年,黄自以管弦乐序曲《怀旧》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
15、1930年,黄自受聘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专任教师。
16、青主原名廖尚果,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美学家。
17、“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青主的美学思想之一。
18、《玫瑰三愿》原诗作者龙七(龙榆生)是国立音专一位教国文的教师。
19、浪漫主义艺术强调音乐与其他非音乐因素的联姻,因此,艺术歌曲这种体裁在18世纪的欧洲兴盛起来。
20、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作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
21、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段,采用了通谱体的方式,音乐材料没有反复,由头演唱至尾。
22、“浪漫主义”通常用来形容()世纪的欧洲音乐风格。
23、中国艺术歌曲发端于()世纪。
第五周 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周 小提琴协奏曲 测验1、协奏曲通常为( )乐章格式。
A、三
B、四
C、五
D、二
E、单
2、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 )是创作组的指导教师。
A、丁善德
B、贺绿汀
C、萧友梅
D、黄自
E、孟波
F、廖尚果
3、1927年,( )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A、萧友梅
B、赵元任
C、黄自
D、青主
E、丁善德
F、冼星海
4、在“楼台会”的段落中,作曲家用大提琴刻画了梁山伯的形象,用( )描写了祝英台。
A、小提琴
B、竹笛
C、古筝
D、长笛
E、小号
F、单簧管
5、维瓦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 )即是他协奏曲创作方面的代表作。
A、《四季》
B、《创世纪》
C、《皇帝》
D、《沃尔塔瓦河》
E、《死之舞》
F、《春之歌》
6、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采用了( )乐章的形式。
A、单
B、三
C、四
D、二
E、多
F、五
7、()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迪将协奏曲的发展推向高峰。
A、巴洛克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文艺复兴
E、中世纪
F、16世纪
8、本讲课程视频中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A、吕思清
B、盛中国
C、马思聪
D、薛伟
E、李传韵
F、陈曦
9、陈钢之父陈歌辛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人称“歌仙”。代表作有:
A、《玫瑰玫瑰我爱你》
B、《夜上海》
C、《恭喜恭喜》
D、《东方之珠》
E、《龙的传人》
F、《外婆的澎湖湾》
10、
![]()
此乐谱是:
A、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主部主题
B、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再现部主题
C、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副部主题
D、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连接部主题
E、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展开部主题
11、《梁祝》的主要创作演出者是(),他们均为当时上海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
A、何占豪
B、陈钢
C、俞丽拿
D、应尚能
E、廖昌永
F、谭小麟
12、协奏曲诞生于( ),通常指一件乐器与乐队之间的合作形式,其特点是强调对比。
A、巴洛克时期
B、17世纪下半叶
C、古典主义时期
D、浪漫主义时期
E、18世纪
F、19世纪
13、以下哪些人与上海国立音乐院(上海国立音专)有关:( )。
A、萧友梅
B、黄自
C、冼星海
D、聂耳
E、刘天华
F、丁善德
14、奏鸣曲式的呈示部通常包含两个主题: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它们在音乐形象上通常是相似的。
15、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再现部省略了主部主题,只再现了副部主题。
16、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综合采用了西洋管弦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细腻刻画出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历程与意境。
17、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部主题是三拍子。
18、奏鸣曲式是一种音乐结构形式,通常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19、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主要来自粤剧音乐。
20、《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传统剧目,1953年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由著名演员袁雪芬、范瑞娟主演。
第六周 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第六周 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 测验1、1956年8月,( )指挥的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亮相,遂成为全国同行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A、彭修文
B、刘天华
C、赵元任
D、黄自
E、冼星海
F、俞丽拿
2、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有一首改编自美国民歌( )的民族管弦乐曲。
A、《噢,苏珊娜》
B、《故乡的亲人》
C、《老人河》
D、《羊毛剪子咔嚓嚓》
E、《密西西比河》
F、《梦见家和母亲》
3、《花好月圆》的原作者是( ),该作完成于1935年。
A、黄贻钧
B、彭修文
C、刘天华
D、华彦钧
E、聂耳
F、吕文成
4、在《花好月圆》的改编中,( )主要运用了加入多声思维、加入序奏、改变配器与节奏等创作手法。
A、彭修文
B、黄贻钧
C、刘天华
D、黄自
E、冼星海
F、何柳堂
5、今日之西洋管弦乐队中属于弹拨类的乐器有:
A、竖琴
B、琉特琴
C、里拉琴
D、扬琴
E、曼陀铃
F、古钢琴
6、
![]()
请试着唱一下本曲,体会一下乐曲的情绪特征,并回答:本曲的名字是()。
A、《噢,苏珊娜》
B、《故乡的亲人》
C、《老人河》
D、《密西西比河》
E、《梦见家和母亲》
F、《羊毛剪子咔嚓嚓》
7、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分为多个乐器组,除拉弦外,其他还包括:( )。
A、吹打
B、弹拨
C、吹奏
D、打击
E、弹弦
8、西洋管弦乐队的各个乐器组分别是:
A、弓弦
B、铜管
C、打击
D、木管
9、20世纪初期,在我国部分大城市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业余性社团,如( )等。
A、无锡的“天韵社”
B、上海的“大同乐会”
C、苏州的“今虞琴社”
D、北京的“国乐改进社”
10、以下哪些属于弹拨乐器:()。
A、琉特琴
B、箜篌
C、扬琴
D、电吉他
E、柳琴
F、羽管键琴
11、相对于西洋管弦乐队,拉弦乐器组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特色之一。
12、我国的民族器乐合奏有着悠久的历史,2400年前的先秦时期就有了钟鼓乐队。
13、“洋为中用”是刘天华发展国乐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应该在中西交流、兼容并蓄中寻找发展中国音乐的道路。
14、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形式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
15、古琴改革是现代民族管弦乐形式确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6、彭修文(1931-1996),中国当代作曲家、指挥家,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奠基者之一。
17、1979年,美国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收录了彭修文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他改编的中外乐曲。该片后来荣获1981年第5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
18、本课所赏析的民族管弦乐曲《花好月圆》,其主奏乐器是二胡。
19、与西洋管弦乐队的结构相仿,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同样由( )个乐器组构成。
20、小提琴属于西洋管弦乐队的弓弦乐器组,有()根琴弦。
21、《音乐导聆》书籍158页图中的革胡是( )根琴弦。
第七周 复调艺术第七周 复调艺术 测验1、格里高利圣咏是宗教仪式音乐,形成于约8、9世纪。对格里高利圣咏的传播做出贡献的是:
A、法兰克人
B、诺曼人
C、凯尔特人
D、维京人
E、条顿人
2、在华丽奥尔加农的两个声部中,圣咏声部位于:
A、下方
B、上方
C、前方
D、后方
E、中间
3、俄罗斯音乐之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
A、格林卡
B、格里格
C、格鲁克
D、格莱美
E、格什温
F、格劳特
4、活跃于19世纪中后期的“强力集团”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性团体,也被称为:
A、五人团
B、四重唱
C、六人团
D、十二月党人
E、新古典主义
F、卡梅拉塔会社
5、( )是俄罗斯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成立于1862年。
A、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B、莫斯科音乐学院
C、格涅辛音乐学院
D、下诺格罗德音乐学院
E、敖德萨音乐学院
F、新西伯利亚音乐学院
6、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是:
A、鲍罗丁
B、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C、穆索尔斯基
D、居伊
E、巴拉基列夫
F、格林卡
7、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是用( )歌词演唱的单音音乐。
A、拉丁文
B、希腊文
C、法文
D、德文
E、英文
F、西班牙文
8、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种复调音乐作曲手法:
A、对比复调
B、模仿复调
C、倒影复调
D、逆行复调
E、倒影逆行复调
9、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由多个主题构成,主要是:
A、俄罗斯主题
B、东方主题
C、旅行主题
D、骆驼主题
E、马帮主题
F、商队主题
10、《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体裁是“交响音画”,意为:()。
A、用音乐来描绘具体画面的一种体裁
B、标题音乐的一种形式
C、带有描绘性的、类似于交响诗的一种音乐体裁
D、单乐章、标题性的一种音乐体裁
E、管弦乐套曲形式
F、边听交响曲边画画的一种形式
11、格里高利圣咏中的“格里高利”意为()。
A、教皇
B、教宗
C、地名
D、主教
E、节日名称
F、作曲家的名字
12、
![]()
此乐谱的记谱方式是:( )。
A、线谱
B、四线谱
C、五线谱
D、字母谱
E、有小节线的乐谱
F、音位谱
13、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始于基督教音乐。
14、奥尔加农出现于9世纪末,是一种对圣咏旋律的纵向装饰方式。
15、三声部孔杜克图斯的所有声部都是新写出来的。
16、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属于无标题音乐的范畴。
17、复调的出现促进了西方音乐记谱法以及理性创作思维的发展。
18、最初,奥尔加农通过在已有圣咏的下方附加一条旋律而形成。
19、
![]()
请问此谱前三个小节中的音符跨越了几个八度?
20、
![]()
请问此谱中的两个声部相差几度?
21、《音乐导聆》书籍144-145页的音乐采用了( )个声部。
第八周 巴洛克的声乐艺术第八周 巴洛克的声乐艺术 测验1、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结构形式影响了其后( )的发展。
A、交响曲
B、弦乐四重奏
C、交响诗
D、喜歌剧
E、法国歌剧
F、康塔塔
2、与清唱剧相仿,康塔塔也是诞生于( )世纪初的一种音乐体裁。
A、17
B、18
C、19
D、16
E、15
F、14
3、歌剧《迪多与埃涅阿斯》是英国早期歌剧的代表作,其作者是:
A、蒲塞尔
B、普朗克
C、普契尼
D、普希金
E、普罗科夫耶夫
F、普罗米修斯
4、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人文主义者致力于探索音乐与戏剧之间的关系,他们被称为:
A、卡梅拉塔会社
B、强力集团
C、六人团
D、新德意志学派
E、维也纳乐派
F、独立派
5、康塔塔是一种( )体裁,既可以是大型的(多段结构、歌曲联缀),也可以是小型的(一首歌曲);既可以采用世俗题材,也可以是宗教题材。
A、声乐
B、弦乐四重奏
C、合唱
D、交响曲
E、独唱
F、歌剧
6、清唱剧《长恨歌》的作者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作曲家:
A、黄自
B、刘雪庵
C、贺绿汀
D、江定仙
E、陈田鹤
F、萧友梅
7、()的诞生,标志着巴洛克时期的开始。
A、歌剧
B、清唱剧
C、康塔塔
D、弦乐四重奏
E、芭蕾舞
F、意大利牧歌
8、欧洲歌剧诞生于17世纪初期的:
A、意大利
B、佛罗伦萨
C、法国
D、巴黎
E、奥地利
F、维也纳
9、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普遍采用了( )进行伴奏。
A、数字低音
B、通奏低音
C、管弦乐队
D、弦乐四重奏
E、古钢琴
F、琉特琴
10、清唱剧是取材于( )内容的大型戏剧性音乐体裁。
A、圣经
B、宗教
C、世俗
D、爱情
E、历史
F、传奇
11、17世纪初,在欧洲陆续出现了几种声乐体裁,如()等,对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歌剧
B、清唱剧
C、康塔塔
D、众赞歌
E、声乐套曲
F、意大利牧歌
12、意大利早期歌剧代表人物有:()。
A、蒙特威尔第
B、A·斯卡拉蒂
C、吕利
D、序兹
E、D·斯卡拉蒂
F、威尔第
13、《音乐导聆》书籍208页的乐谱,采用了( )的伴奏方式。
A、数字低音
B、通奏低音
C、主调和声
D、复调模仿
E、复调对比
F、即兴伴奏
14、欧洲歌剧的诞生与发展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市民娱乐活动的影响。
15、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是左右歌剧风格的重要因素。
16、宣叙调是一种不强调旋律起伏、用接近语言的方式演唱的声乐段落,通常用在咏叹调之前。
17、咏叹调是一种旋律起伏跌宕、强调演唱技巧、抒发人物戏剧性情感的合唱段落。
18、法国贵族宫廷对芭蕾舞的喜好使之成为法国歌剧的一个特色。
19、歌剧《尤丽迪茜》是乐谱完整保留下来的第一部歌剧,于1600年10月6日在佛罗伦萨上演。
20、歌剧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21、昆曲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22、大调上行音阶中,C(do)与F(fa)音之间相隔()度。
第九周 弦乐四重奏第九周 弦乐四重奏 测验1、约瑟夫•海顿的国籍是( )。
A、奥地利
B、德国
C、匈牙利
D、捷克
E、西班牙
F、意大利
2、弦乐四重奏的体裁性质属于( )的范畴。
A、室内乐
B、管弦乐
C、交响乐
D、打击乐
E、牧歌
F、奏鸣曲
3、海顿与( )是好朋友,有一段时间同在维也纳活动。同为欧洲18世纪的作曲大师,他们在音乐上互有影响。
A、莫扎特
B、舒伯特
C、李斯特
D、巴赫
E、威尔第
F、拉莫
4、《“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是()拍子。
A、二二拍
B、二四拍
C、三四拍
D、四四拍
E、六八拍
F、三八拍
5、《音乐导聆》书籍92、93页两段乐谱的实际音响,与视频课中听到的相同名称的音乐有何不同?
A、增加了小提琴声部
B、没有不同
C、增加了钢琴声部
D、删减了小提琴声部
E、增加了歌声声部
F、增加了提琴声部
6、约瑟夫•海顿被誉为( )。
A、交响曲之父
B、弦乐四重奏之父
C、中提琴之父
D、圆舞曲之父
E、大提琴之父
F、室内乐之父
7、海顿的创作领域主要有:
A、交响曲
B、弦乐四重奏
C、声乐作品
D、艺术歌曲
E、舞剧音乐
F、歌剧
8、弦乐四重奏由四件弦乐器组成,分别是:
A、小提琴
B、中提琴
C、大提琴
D、倍大提琴
E、羽管键琴
F、琉特琴
9、()等作曲家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韦伯
E、巴赫
F、亨德尔
10、海顿声乐作品的代表作是:()。
A、《四季》
B、《创世纪》
C、《马太受难乐》
D、《长恨歌》
E、《弥赛亚》
F、《森林之歌》
11、海顿的交响曲代表作有:()。
A、《“惊愕”交响曲》
B、《“告别”交响曲》
C、《“牛津”交响曲》
D、《“幻想”交响曲》
E、《“田园”交响曲》
F、《“朱庇特”交响曲》
12、海顿早年曾为维也纳圣托马斯大教堂唱诗班服务,并因此而接受了自己早期的音乐教育。
13、1792年,贝多芬开始了第二次维也纳之行,原因是要跟随海顿学习。
14、海顿在长达30年为埃斯特哈齐家族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成就了自己一代声乐大师的地位。
15、《“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来自海顿所写的一首歌曲《快乐的农夫》。
16、《“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采用了主题与变奏的作曲手法。
17、海顿乐天安命于生活的环境,其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
18、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海顿将弦乐四重奏的乐章数量确定为()。
19、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海顿将交响曲的乐章数量确定为()。
20、在弦乐四重奏形式中,有( )把小提琴。
21、《音乐导聆》书籍247页乐谱采用了数字低音的手法,因此实际音响是由( )声部构成的。
第十周 贝多芬的歌剧第十周 贝多芬的歌剧 测验1、( )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诞生的一种歌剧体裁,其情节常常是忠诚的爱人甘冒一切危险去拯救身陷囹圄的英雄。
A、拯救歌剧
B、喜歌剧
C、抒情歌剧
D、真实主义歌剧
E、大歌剧
F、歌唱剧
2、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采用了标题音乐的创作手法、五个乐章的结构。该曲又被称为《( )交响曲》。
A、田园
B、牧歌
C、费黛利奥序曲
D、艾格蒙特序曲
E、致远方的爱人
F、合唱
3、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高峰,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后人誉为“( )”。
A、圣经之新约
B、圣经之旧约
C、赞美诗
D、受难乐
E、圣经
F、出埃及记
4、1792年,贝多芬开始了第二次维也纳之行,原因是要跟随( )学习。
A、海顿
B、莫扎特
C、聂费
D、约翰•贝多芬
E、巴赫
F、亨德尔
5、弗洛列斯坦的唱段由宣叙调引入之后,才是抒发感情的( )部分。
A、咏叹调
B、独唱
C、重唱
D、合唱
E、咏叙调
F、哈巴涅拉
6、《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以独特的风格成为贝多芬交响曲创作方面的分水岭。该曲又被称为《( )交响曲》。
A、英雄
B、拿破仑
C、普罗米修斯
D、法国大革命
E、葬礼
F、悲怆
7、在歌剧《费黛利奥》中,莱奥诺拉与弗洛列斯坦是什么关系?
A、夫妻
B、父女
C、兄妹
D、同事
E、没有关系
F、敌我
8、歌剧《费黛利奥》根据法国作家布伊的剧作《( )》改编而来。
A、莱奥诺拉
B、夫妻之爱
C、唐璜
D、女人心
E、利戈莱托
F、运水夫
9、贝多芬的创作领域主要有:( )。
A、交响曲
B、钢琴奏鸣曲
C、声乐作品
D、舞剧音乐
E、宗教音乐
10、以下属于贝多芬声乐作品的是:
A、《费黛利奥》
B、《致远方的爱人》
C、《致爱丽丝》
D、《田园》
E、《悲怆》
11、贝多芬出生于( )的一个音乐世家。
A、德国
B、波恩
C、奥地利
D、萨尔兹堡
E、比利时
F、梅赫伦
12、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的创作跨越了( )与( )两个时期。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巴洛克
D、印象主义
E、文艺复兴
F、民族主义
13、《费黛利奥》是法语歌剧历史上的里程碑。
14、“拯救时刻”是拯救歌剧戏剧冲突的高潮,常被赋予正义与邪恶鏖战的寓意。
15、《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Op.13)开始表现出一些属于贝多芬自己的风格特征,成为他钢琴奏鸣曲创作方面的分水岭。
16、《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全部创作的高峰和总结,末乐章采用了歌德的长诗《欢乐颂》为歌词。
17、《费黛利奥》是贝多芬一生唯一完成的一部歌剧。
18、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
19、歌剧《费黛利奥》花费了贝多芬十余年的创作时间,期间先后诞生了( )部歌剧序曲。
20、贝多芬共写有( )部交响曲。
第十一周 肖邦与李斯特第十一周 肖邦与李斯特 测验1、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以充满灵感的即兴演奏和大量的钢琴创作而被誉为“( )”。
A、钢琴诗人
B、钢琴大师
C、钢琴情人
D、钢琴圣人
E、钢琴圣手
2、( )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以高超的技巧和大量的创作而被誉为“钢琴之王”。
A、李斯特
B、菲尔德
C、帕格尼尼
D、贝多芬
E、胡梅尔
F、克莱门蒂
3、李斯特是来自( )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A、匈牙利
B、奥地利
C、意大利
D、波兰
E、保加利亚
F、俄罗斯
4、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来自( )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创作有大量钢琴作品。
A、波兰
B、捷克
C、匈牙利
D、奥地利
E、意大利
F、德国
5、( )曾把肖邦的音乐比喻为“藏在花丛里的大炮”,意即其创作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对彼时波兰民族生存现状的反映。
A、舒曼
B、舒伯特
C、歌德
D、席勒
E、李斯特
F、海涅
6、歌剧《弄臣》(《利戈莱托》)是19世纪意大利作曲家( )的一部歌剧代表作。
A、威尔第
B、普契尼
C、蒙特威尔第
D、吕利
E、蒲赛尔
F、A•斯卡拉蒂
7、与李斯特不同,肖邦的创作主要集中在( )领域。
A、钢琴
B、管弦乐
C、弦乐四重奏
D、室内乐
E、声乐
F、舞剧
8、本课所赏析的肖邦之作品,其体裁的名称是( )。
A、幻想即兴曲
B、即兴曲
C、幻想曲
D、音乐的瞬间
E、奏鸣曲
F、变奏曲
9、
![]()
图中之人是( )。
A、车尔尼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肖邦
D、门德尔松
E、穆齐奥·克莱门
F、舒伯特
10、
![]()
这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画家( )所绘之肖邦。
A、德拉克罗瓦
B、安格尔
C、达维德
D、蒙德里安
E、米勒
F、籍里柯
11、在魏玛,李斯特与周围的人形成了一个德国音乐先锋运动的圈子,倡导标题音乐,即“( )”(又称“( )”)。
A、新德意志学派
B、魏玛学派
C、新维也纳乐派
D、新古典主义
E、新浪漫主义
F、五人团
12、李斯特的创作主要有两类:( )和( )。
A、钢琴作品
B、管弦乐作品
C、弦乐四重奏
D、舞剧
E、歌剧
F、室内乐
13、古钢琴分为( )、( )两种,前者被称为楔槌键琴(Clavichord),后者叫做羽管键琴(Harpsichord)。
A、击弦
B、拨弦
C、拉弦
D、弹拨
E、打击
14、随着现代钢琴的发展,( )开始兴起,并成为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的一个特色。
A、特性小曲
B、钢琴小品
C、小夜曲
D、协奏曲
E、奏鸣曲
15、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更加强调自由与个性。
16、重唱是按照歌者声音的高低,将人类的听觉空间进行了纵向划分,各声部在不同声音纬度进行演唱,互不干扰,相得益彰。
17、现代钢琴在19世纪成熟起来,成为古典主义作曲家最钟爱的乐器,产生了一些新体裁和大量优秀作品。
18、交响序曲这种音乐体裁是由李斯特开创的,其特点为采用单乐章、具有标题性以及常用“主题变型”的创作手法。
19、单乐章协奏曲这种形式是由李斯特所开创的。
20、器乐叙事曲这种形式是由肖邦所开创的。
21、《音乐导聆》书籍144-145页的乐谱由( )个声部组成。
22、现代钢琴有( )个琴键。
23、在《音乐导聆》书籍305页的谱例18-3中,组成高音声部(上方 )的均为( )分音符。
第十二周 印象主义艺术第十二周 印象主义艺术 测验1、法国作曲家( )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其成名作是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1894)。
A、德彪西
B、莫奈
C、比才
D、柏辽兹
E、吕利
F、拉威尔
2、贝多芬的一部钢琴作品也被称为“月光”,其体裁是( )。
A、钢琴奏鸣曲
B、特性小曲
C、钢琴小品
D、即兴曲
E、音乐的瞬间
F、练习曲
3、钢琴曲《月光》选自德彪西创作于1890年的一套由四首乐曲组成的作品:《( )》。
A、贝加莫组曲
B、培尔•金特组曲
C、鹅妈妈组曲
D、法国组曲
E、英国组曲
F、抒情组曲
4、法国画家( )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其成名作是《日出•印象》(1872)。
A、克劳德•莫奈
B、克劳德•德彪西
C、克劳德•阿巴多
D、克劳德•洛汉
E、克劳德•夏布洛尔
5、法国另一位作曲家( )通常与德彪西一起被归为印象派。
A、拉威尔
B、比才
C、柏辽兹
D、吕利
E、圣-桑
F、古诺
6、德彪西的早期作品受到浪漫派的影响,后在( )和( )的影响下,成为音乐上印象派的创始人。
A、印象派绘画
B、象征派诗歌
C、野兽派绘画
D、表现主义绘画
E、洛可可建筑风格
F、表现主义戏剧
7、1884年,德彪西荣获罗马大奖,遂被送往( )学习。
A、意大利
B、梅迪奇庄园
C、奥地利
D、美泉宫
E、卡梅拉塔会社
F、巴黎圣母院
8、
![]()
此画作名为( ),是( )的代表作。
A、《睡莲池塘》
B、莫奈
C、马奈
D、马绍
E、《野罂粟》
F、《沃尔塔瓦河》
9、以下哪些人物属于印象画派的代表:( )。
A、克劳德•莫奈
B、奥古斯特•雷诺阿
C、卡米耶•毕沙罗
D、欧仁•德拉克罗瓦
E、雅克•路易•大卫
F、埃德加•德加
10、
![]()
此谱例为《月光》的中段。旋律出现在右手的高声部,左手的部分采用了( )的伴奏方式。
A、琶音
B、分解和弦
C、对比复调
D、模仿复调
E、主调和声
F、离调
11、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有《版画集》、两卷《前奏曲集》和两卷《意象集》,其中的作品均有标题,如:( )等。
A、《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B、《水中倒影》
C、《雨中花园》
D、《沉没的教堂》
E、《在黄昏时的空气中飘来的声音和香味》
F、《透过树间的钟声》
12、音乐中的印象主义出现在欧洲音乐历史的关键时刻,其独具一格的创作观念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13、德彪西强调短小的主题、色彩性的和声等手法,使他的音乐表现出一种与印象主义绘画相似的创作观念。
14、实际上,印象主义可以被看作是替代德国浪漫主义的、带有完全法国印记的浪漫主义。
15、德彪西唯一完成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取材于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剧作家梅特林克的同名话剧。
16、对自然景物以及光影色彩变化的描绘,成为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
17、标题性和描绘性是德彪西音乐的主要特点。
18、钢琴作品《月光》采用了三段体的结构,每段各有一个音乐主题,第三段是对第一段主题的变化。
19、在《音乐导聆》书籍的中国音乐部分,第6讲“芳华常在”的题图是印象派画家莫奈之作,名为《妻子》。
20、“印象主义”出现于( )世纪末的法国,最初被用来形容绘画方面的一个流派。
21、《音乐导聆》书籍第5讲“城南往事”中,第( )页的“李叔同自画像”也采用了印象主义的绘画手法。
22、管弦乐曲《夜曲三首》(云、节日、海妖)所描绘的内容,正是德彪西作品中最常出现的( )类题材。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1、“妻子好合,如鼓琴瑟”中的“鼓”字是“( )”之意。
A、演奏
B、击鼓
C、打击
D、舞动
E、鼓乐器
F、鼓动
2、琴曲《碣石调•幽兰》采用( )记写,为现存最早的琴谱。
A、文字谱
B、减字谱
C、工尺谱
D、燕乐半字谱
E、纽姆谱
F、简谱
3、
![]()
海菲斯所演奏的乐器是( )。
A、小提琴
B、中提琴
C、大提琴
D、第二小提琴
E、奚琴
F、琉特琴
4、
![]()
崔健正在演奏的乐器是( )。
A、小号
B、萨克斯
C、唢呐
D、长号
E、黑管
F、双簧管
5、
![]()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民族乐器中重要的( )类乐器。
A、弹拨
B、拉弦
C、吹管
D、打击
E、勾弦
F、击弦
6、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是( )。
A、
![]()
B、
![]()
C、
![]()
D、
![]()
E、
![]()
F、
![]()
7、
![]()
画中乐器是( )。
A、大提琴
B、中提琴
C、低音提琴
D、倍大提琴
E、琉特琴
F、低音琉特琴
8、
![]()
画中乐器是( )。
A、长笛
B、短笛
C、竹笛
D、箫
E、单簧管
F、阿夫罗斯管
9、明代,在戏曲发展中形成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影响较大,被称为“( )”。
A、四大声腔
B、四大名著
C、四大笙歌
D、四大声乐
E、四大名状
F、四大天王
10、( )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先后创立了我国早期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等。
A、
![]()
B、
![]()
C、
![]()
D、
![]()
E、
![]()
F、
![]()
11、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 )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
A、唱歌
B、音乐
C、美术
D、艺术
E、合唱
F、乐歌
12、俄罗斯音乐之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
A、
![]()
B、
![]()
C、
![]()
D、
![]()
E、
![]()
F、
![]()
13、协奏曲诞生于( )时期,通常指一件乐器和乐队之间的合作形式,其特点是强调对比。
A、巴洛克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文艺复兴
E、中世纪
F、现代主义
14、
![]()
图中音乐家是()。
A、彭修文
B、黄贻钧
C、贺绿汀
D、丁善德
E、刘天华
F、李德伦
15、巴赫是欧洲历史上伟大的( )音乐大师。
A、复调
B、主调
C、和声
D、旋律
E、配器
F、歌剧
16、法国画家( )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其成名作是《日出•印象》(1872)。
A、克劳德•莫奈
B、克劳德•德彪西
C、克劳德•阿巴多
D、克劳德•夏布洛尔
E、克劳德•洛汉
17、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于1722年出版的《和声学》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
A、拉莫
B、拉威尔
C、比才
D、柏辽兹
E、德彪西
F、拉罗
18、
![]()
《晋书·阮咸传》:“咸通韵律,善弹( )。”
A、琵琶
B、阮咸
C、柳琴
D、里拉
E、冬不拉
F、琉特琴
19、随着《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流传,( )无形间得到了推广与使用。
A、平均律制
B、古钢琴
C、羽管键琴
D、楔槌键琴
E、练习曲
F、五度相生律
20、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出生于( )的一个音乐世家。
A、德国
B、奥地利
C、匈牙利
D、比利时
E、捷克
F、波兰
21、( )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以高超的技巧和大量的创作而被誉为“钢琴之王”。
A、
![]()
B、
![]()
C、
![]()
D、
![]()
E、
![]()
F、
![]()
22、
![]()
法国另一位作曲家( )通常与德彪西一起被归为印象派。
A、拉威尔
B、比才
C、古诺
D、柏辽兹
E、吕利
F、圣-桑
23、
![]()
此曲的前两小节应该唱为:( )。
A、扫 米扫 到,拉 倒 扫。
B、扫 米扫 西,拉 西 扫。
C、扫 米扫 法,拉 法 扫。
D、发 米扫 到,发 倒 扫。
E、扫 法扫 到,拉 倒 扫。
F、拉 米拉 到,扫 倒 啦。
24、
![]()
此谱所记音乐是( )。
A、《花好月圆》
B、《玫瑰三愿》
C、《大江东去》
D、《十面埋伏》
E、《月儿高》
F、《梁山伯与祝英台》
25、“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 )的美学思想之一。
A、青主
B、廖尚果
C、黄自
D、萧友梅
E、赵元任
F、李叔同
26、汤显祖所著《紫钗记》、《( )》、《南柯记》、《邯郸记》四剧合称“临川四梦”。
A、牡丹亭
B、还魂记
C、浣纱记
D、桃花扇
E、长生殿
F、拜月亭
27、伴随学堂乐歌的出现与发展,( )等西方音乐知识逐步被引入,西方音乐文化开始在中国得到普及。
A、简谱
B、五线谱
C、纽姆谱
D、符号谱
E、指位谱
F、字母谱
28、
![]()
画中的音乐形式是( )。
A、弦乐四重奏
B、室内乐
C、弦乐合奏
D、三重奏鸣曲
E、弦乐重奏
F、大提琴与乐队
29、
![]()
画中乐器分别是( )和( )。
A、琵琶
B、竹笛
C、柳琴
D、阮
E、箫
F、长笛
30、黄自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创作有:
A、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B、艺术歌曲《花非花》
C、清唱剧《长恨歌》
D、合唱《旗正飘飘》
E、管弦乐序曲《怀旧》
F、合唱《抗敌歌》
31、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各个乐器组分别是:
A、拉弦
B、弹拨
C、打击
D、吹奏
E、木管
F、铜管
32、德彪西的早期作品受到浪漫派的影响,后在( )和( )的影响下,成为音乐上印象派的创始人。
A、印象派绘画
B、象征派诗歌
C、表现主义绘画
D、洛可可建筑风格
E、野兽派绘画
F、威尼斯画派
33、约瑟夫•海顿(1732-1809)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 )、( )。
A、交响曲之父
B、弦乐四重奏之父
C、歌曲之王
D、民族乐派之父
E、圆舞曲之父
F、室内乐之父
34、随着现代钢琴的发展,( )开始兴起,并成为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的一个特色。
A、特性小曲
B、钢琴小品
C、协奏曲
D、小夜曲
E、奏鸣曲
F、变奏曲
35、
![]()
图中乐器是( )。
A、古琴
B、七弦琴
C、琴
D、古筝
E、瑟
F、箜篌
36、
![]()
“女子十二乐坊”图中都有哪些乐器:
A、二胡
B、琵琶
C、古筝
D、扬琴
E、竹笛
F、木琴
3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 )。
A、
![]()
B、
![]()
C、
![]()
D、
![]()
E、
![]()
38、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是( )。
A、
![]()
B、
![]()
C、
![]()
D、
![]()
E、
![]()
39、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种复调音乐作曲手法:
A、对比复调
B、模仿复调
C、二声部复调
D、三声部复调
E、倒影逆行复调
F、奥尔加农
40、欧洲歌剧诞生于17世纪初期的( )。
A、意大利
B、佛罗伦萨
C、法国
D、巴黎
E、奥地利
F、维也纳
41、古钢琴分为( )、( )两种,前者被称为楔槌键琴(Clavichord),后者叫做羽管键琴(Harpsichord)。
A、击弦
B、拨弦
C、弹拨
D、打击
E、弓弦
F、拉弦
42、
![]()
此曲谱采用的记谱法是:
A、五线谱
B、减字谱
C、简谱
D、工尺谱
E、燕乐半字谱
F、符号谱
43、格里高利圣咏是宗教仪式音乐,形成于公元前约8、9世纪。
44、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来自捷克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创作有大量钢琴作品,被誉为“钢琴诗人”。
45、“减字谱”是一种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标写节奏的古琴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
46、“声微而志远”一语出自《碣石调·幽兰》谱序。
47、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新音乐发展的开端。
48、“艺术歌曲”通常指一种高雅的室内声乐形式,常采用名家诗词,突出钢琴伴奏的作用,强调词曲的结合及对诗歌内涵的表达。
49、《敦煌乐谱》抄于公元933年,原藏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骨笛曲谱。
50、弗朗兹·舒伯特(1797~1828)是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作曲家,素有“歌曲之王”之称。
5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主要来自于粤剧音乐。
52、和声的出现促进了西方音乐记谱法以及理性创作思维的发展。
53、弹拨乐器组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特色之一。
54、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始于基督教音乐。
55、《艾格蒙特》是贝多芬唯一完成的一部歌剧。
56、巴赫(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作曲家,出生自奥地利的一个音乐世家。
57、和声是所有音乐的基础,旋律是从和声中派生出来的。
58、《“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来自莫扎特所写的一首歌曲《上帝保佑弗朗茨皇帝》。
59、
![]()
“国乐改进”是图上此人发展国乐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应该在中西交流、兼容并蓄中寻找发展中国音乐的道路。
60、欧洲歌剧的诞生与发展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贵族宫廷娱乐活动的影响。
61、古诺的《圣母颂》是根据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第一首的前奏曲部分而写成的对位旋律。
62、
![]()
此谱为《玫瑰三愿》的主题。
63、1955年,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救活了”昆剧,各地陆续成立昆剧团。
64、
![]()
数字低音(通奏低音)是欧洲早期歌剧中常用的记谱方式。
65、
![]()
图中【皂罗袍】是曲牌之意。
66、( )弦、曲项、梨形音箱、有相有品,这些都成为现代琵琶的特点。
67、活跃于()世纪中后期的“强力集团”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性团体,也被称为“五人团”。
68、《平均律钢琴曲集》共写有两卷,每卷( )首。
69、贝多芬的( )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高峰,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圣经之新约”。
70、协奏曲通常为( )乐章结构。
71、与西洋管弦乐队的结构相仿,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同样由( )个乐器组构成。
72、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海顿将弦乐四重奏乐章的数量确定为:( )。
73、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海顿将交响曲乐章的数量确定为:( )。
74、贝多芬一生共写有()部交响曲。
75、
![]()
此谱所记主题每小节有()拍。
76、
![]()
此谱为《“皇帝”四重奏》之主题,共有()个声部。
77、
![]()
此谱共有( )小节。
78、《平均律钢琴曲集》由两卷组成,每卷依据( )个大小调而作。